世界無法擺脫對中國鋰的依賴

世界無法擺脫對中國鋰的依賴

澳大利亞西海岸奎納納工業港是全球能源工業的一個縮影。自 1955 年以來,該地區最大的煉油廠之一就坐落於此,由英國石油公司 (British Petroleum) 所有,當時它還是一家英波石油公司 (Anglo-Persian Oil Company)。它曾經提供了西澳大利亞州 70% 的燃料供應,而舊坦克的金屬外殼仍然聳立在海岸線上方,在含鹽分的空氣中慢慢生鏽。

該煉油廠於 2021 年 3 月關閉,但該地區紅土下蘊藏的不僅僅是石油:澳大利亞還擁有全球近一半的鋰供應。卡車和汽車再次啟動並運行,但現在它們正參與提供未來清潔能源的競賽,這場競賽由中國主導。

彭博新能源財經估計,中國在鋰離子電池市場的份額可能高達80%。十大電動汽車電池製造商中有六家位於中國,其中之一的寧德時代 (CATL) 生產全球每 10 個電動汽車電池中就有 3 個。這種主導地位通過供應鏈蔓延。中國企業與鋰資源豐富的國家簽署了優惠協議,並從採礦和生產的複雜階段的巨額公共投資中受益。這讓世界其他國家感到緊張,現在美國和歐洲正在盡最大努力在為時已晚之前逐步淘汰中國鋰。

電動汽車電池含有 30 至 60 公斤的鋰。據估計,到 2034 年,僅美國每年就需要 50 萬噸粗鋰來生產電動汽車。這超過了 2020 年的全球出貨量。一些專家擔心,當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升級為製裁戰爭時,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引發的石油危機會重演。在這種情況下,中國可能會停止供應電池,因為西方汽車製造商需要電池過渡到電動汽車。

斯旺西大學低碳能源與環境教授安德魯·巴倫表示:“如果中國決定堅持國內市場,鋰離子電池在中國以外的價格將會更高。” 他說,這使得西方擴大電池生產的努力“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緊迫”。

儘管進展緩慢,但這些努力正在形成。如果一切按計劃進行,到2025 年,美國將新建 13 個超級工廠,到2035年,歐洲將新建 35 個超級工廠。(這是一個很大的“如果”,因為許多項目都遇到了後勤問題、抗議和鄰避主義,最引人注目的是特斯拉在柏林附近備受爭議的超級工廠。)

但這些超級工廠將需要鋰,而且需要大量的鋰。今年三月,美國總統喬·拜登宣布計劃利用《國防生產法》為國內鋰和其他關鍵電池材料的國家安全開採提供資金。在大西洋彼岸,歐盟正在推動立法,試圖在歐洲建立一條以鋰回收為重點的綠色電池供應鏈。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