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對 Meta Quest Pro 的第一次體驗並沒有留下深刻的印象。
然而,在回顧了其中一個演示後,我們的第一印象基本上沒有留下深刻的印象。即使 Quest Pro 的新功能最終證明其高昂的價格是合理的(本週晚些時候使用零售設備的額外時間應該有助於充分回答這個問題),我們的零售演示版的表現並不比 Meta 更好。
我要去哪裡?
週日,我走進馬里蘭州哥倫比亞市的百思買,沒有發現任何標牌表明該商店正在舉辦某種特殊的 VR 演示。相反,我不得不搜索過道,直到在商店一個不受歡迎的後角找到了一個單獨的 Quest 顯示器,玻璃下放著 Quest 2 和 Quest Pro。附近,一名演示員工靠在櫃檯上,在充電座上的演示設備旁邊玩手機。當我走近時,他說我是整個週末第一個對演示表現出興趣的人(儘管另一個人在我戴著耳機時來看它是關於什麼的)。
商店裡沒有專門的房間或空間來展示 Quest。相反,一名演示員工笨拙地把我帶到了一小塊光禿禿的地毯前,我毫不客氣地站在一塔零售貨架和一堆盒裝 4K 電視之間。當顧客和工人在我的安裝過程中穿過這個區域時,我被重定向到另一塊地毯,甚至更遠的商店角落。在那裡,我必須設置自己的虛擬“守護者”來標記安全的工作空間,並突出顯示牆壁和其他障礙物,以實現各種“增強現實”體驗。
更糟糕的是,在我的演示大約 15 分鐘後, Tripp VR中平靜的冥想課程被耳機電量耗盡時突然斷電的消息打斷了。演示員工道歉,說該設備“當我拿到它時電量為零”,並且在我們演示之前很久沒有插入電源。我從商店短暫休息了一下,然後又回到了充滿電的設備上,但 Quest Pro 仍然幾乎毀了我第一印象的唯一機會。
尋找舒適
拋開演示問題不談,戴上 Quest Pro 明顯比以前的 Quest 耳機更舒適。這些早期設備上的脆弱帶子已被厚頭帶和放置在前額和後腦勺上的大半圓形墊所取代。一旦戴上眼睛,背面易於轉動的手柄可確保牢固貼合,而不會太緊。
這種新設計意味著舊款 Quest 耳機對眼部區域帶來的“滑雪鏡”壓力在這裡幾乎完全消失。雖然Quest Pro對我的鼻樑有點壓力,但它並不比太陽鏡更分散我的注意力。我什至可以在不摘下耳機的情況下伸手抓鼻子,這要歸功於新的開放式底部設計,該設計還可以實現更好的氣流(但是,演示設備的側面預先安裝了磁性“窗簾”,以消除實際情況)世界干擾。我不得不要求他們跳出來)。
雖然我在演示期間只在 Quest Pro 上花了大約一個小時,但我覺得我可以無限期地保留它而不會抱怨。
在耳機定位以獲得完美視覺焦點方面,Quest Pro 還具有一些不錯的生活質量改進。耳機的內向攝像頭會自動檢測瞳孔距離,並告訴我向內調整系統的鏡頭以匹配(我只需將手伸過耳機底部並以平穩而穩定的動作滑動即可做到這一點)。耳機還告訴我,它在我眼前的位置太低,我應該將其傾斜並再次擰緊以獲得更好的視野。
然而,當一切都聚焦時,我不得不說,Quest Pro 的顯示屏並沒有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雖然圖像可能比我在以前的 Quest 耳機上習慣的要清晰一些,但這與您期望的高端耳機的高端清晰度增強相去甚遠。這些變化僅在我的余光中最為明顯,即使從屏幕側面觀看,圖像也保持清晰,沒有失真。
我對全彩直通相機的第一次體驗也不是很好——當我試圖設置我的遊戲空間時,我對外部世界的看法來回晃動了幾英寸。儘管問題糾正得相對較快,但這仍然是一次不愉快的經歷。
發佈留言